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葛根素治疗糖尿病的应用研究进展

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利用抗氧化性药物治疗糖尿病已成为一种趋势[1]。葛根素是从野生葛或粉葛根的干燥的根茎之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最近这几年,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用,其被广泛地应用

目前,利用抗氧化性药物治疗糖尿病已成为一种趋势[1]。葛根素是从野生葛或粉葛根的干燥的根茎之中提取的一种活性成分,最近这几年,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用,其被广泛地应用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2]。根据对其所做的临床试验表现来看,其在治疗糖尿病中颇有疗效,很受重视。然而,葛根素药理作用的细胞和分子的机制仍旧尚未深入研究。深入研究葛根素,并阐明其抗糖尿病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对于研发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的纯中药制剂以及中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我们要对糖尿病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当我们遇到病情时才能够在最适宜的时机做最好的准备。

1 葛根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葛根素是最近这几年来关于治疗糖尿病的案例以及文献中提到的最多的一种中药草提取成分[4]。葛根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因其在葛根中的含量高,药理活性好,提取方便,而受到大家的关注。葛根素目前被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血液的循环,还能抑制肿瘤增长,以及被用于治疗缺铁性心脏病视神经萎缩突发性耳聋等疾病的治疗。近年来,经研究发现,葛根素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

1.1 葛根素的化学结构及性质

葛根素,又名普乐林,英文名称为:Puerarin,分子式为:C21H20O9,相对分子质量416.37。其为一种含酮类有机化合物,结构式[6]如下图1所示。

图1 葛根素(Puerarin)结构简式

葛根素,其熔点在203~205℃之间,常温下微溶于水或有机溶剂。在加热状态下,可溶于水和醇类,但是不溶于酯、氯仿、苯等有机物[6]。葛根素不会被酶解,也不容易被稀酸水解,其化学性质稳定,只可以进行缓和的氧化反应。

1.2 增强抗氧化能力

实验研究表明,通过抗氧化治疗的方法,能够使得因为氧化应激反应而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得到明显的修复,葛根素可能通过降低自噬和抑制细胞增殖来防止低氧诱导的大鼠pH值[7]。进而,实现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能会阻止血管病变的产生。朱庆磊,何爱霞,吕欣然[8]通过利用改良的邻苯三酚进行自氧化的方法,检测阴离子自由基和羧基自由基,从数据证实了葛根素在体外的不错疗效。

1.3 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

在研究葛根素在抑制蛋白质方面的文献中,查阅到葛根素在RANKL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均能抑制OCP的自噬,从而分别阻断了OCP的增殖和破骨细胞的分化[10]。董贵生[11]的研究也显示,葛根素在该方面有一定的药效,起到抑制的作用。根据其详细的试验结果介绍,葛根素通过抑制链脲左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肾脏非酶糖基化,减少了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中大分子糖化物的积累,以及限制了主动脉中生成该大分子糖化物受体的信使RNA的表达。同时,研究还发现了葛根素具有使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下降的能力。

1.4 降血糖、血脂作用

通过长期的临床试验,发现葛根素不但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有显著疗效,它在降血糖和降血脂方面也是颇有成效。曲秀云等[12]从葛根中提取的多种物质中,发现其中含量最多的葛根素在多种糖尿病模型的实验中,都证实了:葛根素不但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在降血脂降血糖方面确实大有作用的结论。在实验中发现,通过给小鼠注射葛根素之后,小鼠的空腹血糖明显降低,并且血清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也明显降了下来。还使得经过STZ诱导糖尿病的大鼠血糖中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得到了改善[13-15]。

1.5 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

在查阅的诸多资料里,其种在一个较为知名的学报中刊载了一篇关于葛根素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发现葛根素确实有很好的疗效[16]。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试验人员对高脂饮食的糖尿病大鼠进行葛根素是否能降脂的试验中发现,葛根素确实能够使胰岛素浓度在大鼠体内得到控制,证明了葛根素有效提高了其体内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改善了大鼠体内的糖代谢[17-20]。曹莉,茅彩萍,顾振纶[17]在实验中发现,葛根素在该方面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一定的抑制效果,从而为缓解糖尿病患者在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1.6 血管方面的作用

通过大量查阅文献,发现不管是胰岛素依赖的1型糖尿病,还是非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与传导动脉或阻力动脉内表皮细胞的舒张功能呈现负相关变化趋势,也就意味着血液中血糖含量越高,血管细胞的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就越低。张洪敏等[21]在得到实验数据证明后,在文献中表示,并不是说血液中血糖含量越高,动脉血管细胞的非依赖性舒张功能就越低,反之就会越高。他表示:只有当血液中糖浓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才会出现此现象,实验测得临界值浓度为7.5%。从而证明了,持续血糖高水平以及反复长期餐后高水平的血糖均可形成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致病原因。Chen W.C.,Hayakawa S.,Yamamoto T等[22]发现葛根素在降低小鼠内高糖浓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文中可以看出葛根素在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方面确实具有良好作用[23]。

文章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网址: http://www.tnbtd.cn/qikandaodu/2021/0202/582.html

上一篇:基于糖尿病防治的医学知识图谱构建的研究
下一篇:自我监测血糖仪的发展现状研究进展

糖尿病天地(临床)投稿 | 糖尿病天地(临床)编辑部| 糖尿病天地(临床)版面费 | 糖尿病天地(临床)论文发表 | 糖尿病天地(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糖尿病天地(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