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糖尿病损伤愈合期间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2)

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对照组损伤样本中,伤后6 h~1 d未见肌成纤维细胞,伤后3d大部分样本的创底边缘可见少量肌成纤维细胞分布,伤后5d所有样本的创底和创腔边缘均可见肌

对照组损伤样本中,伤后6 h~1 d未见肌成纤维细胞,伤后3d大部分样本的创底边缘可见少量肌成纤维细胞分布,伤后5d所有样本的创底和创腔边缘均可见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数量于伤后7 d达峰值,于伤后14 d显著减少。糖尿病组损伤样本中,伤后6h~3d未见肌成纤维细胞,伤后5d仅2个样本的创底边缘见少量肌成纤维细胞,伤后7d所有样本的创底和创腔边缘均可见肌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数量于伤后10d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伤后参与修复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两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在伤后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图2、表1。

A:对照组伤后12h;B:对照组伤后5d;C:对照组伤后10d;D:糖尿病组伤后12h;E:糖尿病组伤后5d;F:糖尿病组伤后10d

图2 小鼠创口肌成纤维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400)A:对照组伤后5d;B:对照组伤后7d;C:对照组伤后10d;D:糖尿病组伤后5d;E:糖尿病组伤后7d;F:糖尿病组伤后10d

表1 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小鼠伤后各时间点的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数量(n=5,±s)注:1)与相邻上组比较,P<0.05;2)与对照组伤后相同时间点比较,P<0.051.)22.)2)37.)15.)损伤时间6h 12h 1d 3d 5d 7d 10d 14d中性粒细胞对照组14. 42.)38. 23.)15.)9.)5.)3.糖尿病组3.)11.)2)20.)2)26. 43.)2)41.)35.)15.)2)肌成纤维细胞对照组 糖尿病组000 000 4.)25.)52.)46. 18.)02)

3 讨 论

损伤愈合是一个多细胞、多分子参与的复杂过程,可分为炎症期、增殖期和再塑期3个阶段。炎症反应在创口愈合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早期的炎症反应对创口愈合是必要的,而持续的炎症反应则会抑制创口修复。在炎症期,中性粒细胞首先浸润至创口,杀灭创口内细菌并清除坏死组织,同时释放趋化因子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募集。然后,中性粒细胞发生凋亡,被浸润的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这种吞噬细胞移除凋亡细胞的过程称为胞葬。胞葬可促进巨噬细胞从促炎表型转换为促修复表型,使其分泌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进而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调节创口从炎症期向增殖期过渡[9-13]。

创口内凋亡的中性粒细胞必须被巨噬细胞通过胞葬作用及时清除,否则会继发坏死并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引起组织二次损伤和持续的炎症反应[14-17]。大量研究[9,13,17-22]提示,糖尿病创口呈现巨噬细胞胞葬功能受损及向促修复表型转换障碍,继而引起创口内过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促炎因子水平增高,并减少抗炎因子和生长因子的表达,最终导致持续的炎症及创口修复迟滞。本课题组前期研究[7-8]结果显示,与正常损伤愈合相比,糖尿病损伤修复后期出现巨噬细胞数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的增多,而参与修复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提示糖尿病创口具有紊乱的炎症反应和受损的纤维性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作为对照组的正常损伤愈合样本中,中性粒细胞数量于伤后12h达峰值,于伤后3d开始显著减少。该研究结果与WANG等[23]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正常损伤愈合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清除发生较快。此外,与对照组创口相比,糖尿病组创口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在伤后6 h~1 d显著减少,于伤后5d开始显著增多,而伤后5~14d参与修复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本研究结果提示,在糖尿病损伤愈合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浸润发生较慢,而且浸润的中性粒细胞不易被清除,愈合后期过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减少的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是糖尿病损伤修复的特征。

从法医学应用的角度考虑,结合观察中性粒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可为糖尿病损伤形成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肌成纤维细胞出现于伤后3~14d的对照组创口及伤后5~14d的糖尿病组创口。伤后5~10d,糖尿病组创口每个高倍视野的中性粒细胞平均数量大于30,而对照组创口的中性粒细胞平均数量小于20。因此,出现肌成纤维细胞且浸润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大于30可作为伤后5~10d糖尿病创口的特征,所有的对照组创口及其他伤后时间点的糖尿病组创口都不具备该特征。再根据肌成纤维细胞的具体数量进一步确定伤后5~10d糖尿病创口的确切损伤时间。

此外,本研究选用的DB小鼠从4周龄开始出现持续的高血糖,未控制血糖水平。因此,对于未进行有效血糖控制的严重糖尿病患者的损伤形成时间推断,本研究的糖尿病组数据可作为相应的参考依据。如果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初期即有效地控制血糖,其损伤愈合可能更接近于正常损伤的愈合。对于法医学实践应用,仍需收集符合上述情况的糖尿病患者损伤样本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网址: http://www.tnbtd.cn/qikandaodu/2021/0727/1488.html

上一篇:工人日报别让量子技术给虚假保健品背锅
下一篇:玻璃体积血伤病关系例分析

糖尿病天地(临床)投稿 | 糖尿病天地(临床)编辑部| 糖尿病天地(临床)版面费 | 糖尿病天地(临床)论文发表 | 糖尿病天地(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糖尿病天地(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