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中庸的世界结构

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3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要籍。宋儒朱熹先生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作,“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现代学术界对《中庸》的研究丰富多样,成果卓著。传统的对于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要籍。宋儒朱熹先生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作,“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现代学术界对《中庸》的研究丰富多样,成果卓著。传统的对于《中庸》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训诂、注本辨析、处世智慧与人生哲学等方面。此外,学者们也意识到《中庸》思想的当代价值,集中发掘《中庸》思想内涵的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等现代生态危机所稀缺的思想资源,以及中庸思想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启发等。但是,在现代叙事学意义上对《中庸》文本进行细读并对其内在结构进行解析的理论探寻,少有成果。笔者从结构主义思想得到启发,尝试勾画《中庸》文本内部的结构性世界形象,以及这种结构性世界形象的生存论意义。当以“世界结构”为起点对《中庸》文本进行理解时,便先在地锁定了问题探讨的关键点与前提,即“世界”与“结构”。“世界”意味着什么?世界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对这一概念的运用意味着以整体性视角理解存在的状态,而这种状态主要呈现于存在者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中,因为存在者对世界的勾画尤其透露出存在者的自我理解,而“结构”的意义则在于对“整体性关系”的构建与阐释。本文将在整体性世界关系的呈现过程中,查找《中庸》文本世界的基本轮廓和内在意义。而这种理论探寻,既可以呈现《中庸》不同于以往的文本形象,又可以对今天的现代生存困境提供启示性参照。

一、《中庸》的世界结构——人之在世界中

《中庸》全篇不足4000字,文本结构从表面看极其松散,但是,通览全篇,辨别离析,依然可以在《中庸》叙事的松散表面之下,找到一个隐秘但却清晰的深层世界结构。这个世界结构是多层次多维度、混融发散的立体结构,其特征是“人之在世界中”。这个世界结构的核心层是“道”,“道”之一维向下降落,则是“天地”以及与“天地”同属一维系统的山川水泽等自然万物,而在天地万物之中包裹着的则是“人”之一维。因而,“道”、“天地”、“人”构成了《中庸》所呈现的世界结构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之间的结构性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世界观念、宇宙秩序和人性理解。

(一)道——世界结构的原动力

“道”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重要概念,也是《中庸》文本的核心概念,文中共有55次提到“道”。在《中庸》的开篇即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谓之教”[1]21。从首章以及《中庸》文本深层的整体结构来看,“道”构成《中庸》世界结构的核心。与老庄之所谓“不可道”亦“不可名”的“道”相比较,《中庸》的“道”相对确定一些。

首先,在这里,“道”非常明显地被放置在关系中:道不仅关联着天(地),即“命”,又关联着人,即“教”。也就是说,“道”其实是人循天命,即“率性”的一个表现。《中庸》章句集注中,朱熹曾说过“天降生民,无不与之仁义礼智之性……”所以,“道”同时涵盖了天与人的两个层次:“天命”是“道”的核心指谓,“人道”——教——又是“天命”的延伸和展开。因而,“道”既连接着天地之理,又连接着社会人事。可见,在《中庸》的世界结构中,“道”在本质上辩证统合了形而上与形而下、体与用,以及有形与无形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上,“道”显现出自身的特点:“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1]29不见不闻、深隐不现,就是“道”的特点。所以,“道”是保证世间万物生命得以展开、和谐发生的原则和条件。因而,道是依据、是永恒,无处不在,即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1]21。那么认识“道”具有怎样的价值和意义?《中庸》指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的价值在于为人道提供依据,而《中庸》关于“道”的这一点讨论,就将思想的目光拉向人的作为,即人道的展开。所以,《中庸》对于“道”的探讨,始终以“人”为核心。

其次,从结构的意义上来说,“道”就是《中庸》文本深处世界结构的核心动力点,它向外辐射推演,运化万物,生生不息。一切生命现象与运动都包含在“道”中。因而,“道”是《中庸》也是中国人伟大的真理,具有重要的哲学使命。对这个真理的理解和体验包含在人与世界之间的感应关系中。“道”的存在表明宇宙的根本统一,它不是简单的哲学判断,而是要在情感和行动上亲证这种伟大和谐的生活目标,包括对生活的调整、对人处世原则的伦理设定等。《中庸》盛赞颜回的择而能守以及“力行近乎仁”的训导便深蕴着这种厚重的意味。所以,在《中庸》的论证中,尤其强调“道”的体用不二:“道”通过万事万物自我呈现,而万事万物则是“道”的出场,是对“道”的反复吟诵。因而,“道”在《中庸》中,是古人与天地宇宙保持密切交流的方式和途径。在这里,“道”的不可把捉的无形的一面就具有有形的表现,这也是儒家注重社会现实的一个重要体现,儒道互补也具体体现在这里。

文章来源:《糖尿病天地(临床)》 网址: http://www.tnbtd.cn/qikandaodu/2021/0430/1171.html

上一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下一篇:乘风顺势再扬帆为群文天地获奖而作

糖尿病天地(临床)投稿 | 糖尿病天地(临床)编辑部| 糖尿病天地(临床)版面费 | 糖尿病天地(临床)论文发表 | 糖尿病天地(临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糖尿病天地(临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